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作者:佚名 点击数:

    2010年中国艺术界最搅动人心的新闻仍然来自拍卖市场——光北京的拍卖行一年的艺术品成交额就超过240亿,中国的艺术拍卖市场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不过,某些投资专家因此就声称“艺术品已成为房地产、股票证券之外第三大投资领域”则没谱得厉害,实际上国债、股权投资等市场的规模都要比艺术市场大很多。

    富人们把少部分资金投入就足以在艺术圈掀起大浪,这是去年出现超过十多件亿元作品、两百多件千万级别拍品的原因。艺术市场的收藏方向因为越来越多新钱的进入而更加两极分化:实力收藏家愿意掏出更多钱收藏重要作品,而一般作品的价格并无太大涨幅。可以预测,如果今年通货膨胀继续,可能艺术品市场的天价纪录还会继续下去,但是通货膨胀预期降低的话,市场热度将有所降温——其实2010年的“高温”也不乏部分艺术品经纪人私下炒作的因素。

    目前拍出的19件亿元中国艺术品中,有16件是古代书画和古董,其他3件则是徐悲鸿、李可染、张大千三位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显示出这也是目前中艺术市场的主流投资门类。和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的火热劲头相比,201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在从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谷中恢复,并没有太多的新闻。当代艺术市场的平淡也让去年的艺术展览并没有出现多少“巨型作品”,实际上,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甚至让艺术界的各种角色有点解脱,他们终于可以更平静的面对价格以及其他的东西。

    2010年的另一个显著现象是中国艺术界的双轨制还在继续,一方面,政府文化部门、美协、美院、画院体系由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跃进而获得更多拨款,体制内艺术家、艺术机构得到众多行政资源挹注和展览机会;另一方面,艺术市场也在过去二十年支撑起当代艺术界和各路在野派书画家。

    就像经济界“国进民退”一样,艺术界的国家体制也得到加强,目前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体制开始和民间社会相争,因为这些国有学术院团更多的是扩编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和专项基金之类。而就当代艺术界和在野派书画家中也不乏有人渴望以某种形式获得国家院团的职务从而获得“身份溢价”。而且某些名誉也能带动其作品市场价格的直接上升,这也是各地画家、书法家纷纷争当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的原因。

    具体到艺术家层面,引人瞩目的是德高望重的美术家张仃、华君武、吴冠中相继辞世。有意思的是,这三位耆宿也和上述双轨制有点关系,张仃、华君武都是在延安起家的体制内艺术家,1949年后受到重用,而从法国学习现代绘画的吴冠中先生在1950年归国后长期被美术权力体制排斥,连画什么也无法自主,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出头,上世纪90年代后则因为其言论和作品频频拍出高价而获得大众声望。戏剧性的是,尽管他晚年批评美协、画院体制,可逝世后却得到官方高度肯定,同时民间也感怀不已,北京、上海、杭州举办的吴冠中艺术回顾展都吸引了众多观众——在杭州36天的展览过程中,吸引观众25万人次。

    当然,要说吸引最多观众的展览还是上海世博会——其中包含众多和艺术有关的展览、活动,共吸引了7308万观众。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旅游产品和国家形象推销场中最重要的艺术和技术现象就是巨型环幕影像的轰炸,尤其是那种用电影级水准制作的宣传片,明显要比我肉眼看到的事物美妙得多,这些影像是制造出的景观和现实的世博会并行,似乎就是一种将景观社会的表达体系进行集中展示的机制。(文/周文翰)

·上一篇文章:对艺术的执著:不“裸”谁知苏紫紫
·下一篇文章:不是所有会飞翔的都是空姐,比如蝙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 ,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
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