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数:

  书画同源,这是老话题,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它们分手了,形成了并蒂莲。而今有没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更高的阶段上重新回到同源——书画结合的道路上呢,我觉得有必要,有可能,也有条件。

  为什么?第一,现今电脑的普及,孩子们很小就开始迷上了这一高科技成果。上学造句,作文都想用电脑打字,懒得用毛笔蘸墨写字。由此观之,书法这一东方独特引以为自豪的艺术,前途不容乐观,成为历史文物,不是不可能的,这不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要是我们这几代都过去了,这种不祥的局面,可能就会到来。而绘画则没有此种危机。如果书画相结合,就会相得益彰,就能顶住时空的侵蚀,而没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第二,书画结合好处多多,它不但拓宽了书法的路子,而且能增加书法的艺术性,可欣赏性。我在作品中除了运用点线(中锋用笔)以外,加大了侧锋的运用。侧锋行笔犹如泼墨,疾速书写时则又形成“飞白”,很是美观,这就是在点线之外增加了笔法,使整个作品更具立体感,更加多彩、活泼,灵动,一幅幅作品犹如一幅幅画作,而又区别于绘画。有人预言21世纪是汉文字的世纪,这么说似乎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要是书画能结合,也能让外国朋友认识到“啊!汉字原来是这么发展变化来的”。从而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认知和理性认识。

  第三,书画相结合条件充足。我参加了《中华篆文大字典》的编篡工作,有机会广泛接触陶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秦篆以及后来的汉棣、真、草、行等书体。其中大量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从实物形象演化而来。那些丰富、精美的字体造形为书画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历史上有名无名的书家浩如烟海。而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晋的王羲之、唐的欧、颜、柳诸名家。而宋朝以降的各个朝代的书家也不少。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家经过大浪淘沙,他们的光芒渐渐地暗谈,以致被历史所遗忘。而他们不少形象化的字体,也是精彩极致的,若能被开发出来,为书家所青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但能拓宽书家的视野,使书作更加丰满多彩, 是件好事。我在自己的书法实践中这样做了,把诸多书体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作品既古老又新奇,极具欣赏性和时代感。“穿新鞋走老路”,是讽喻那些走回头路的人,而老路走的人多了,野草被踩死了,老路也就变成新路。

  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如果老是在这些名家的影子里打转转,就很难走出来.中国何止上亿人会写字,但是成就出类拔萃者比例很小。有的人字写了一辈子。可就是成效甚微。部分原因就是囿于前人的巢臼,离不开前人的“拐杖”。

  书作需要有“灵气”,而灵气是书法作品的灵魂。但实践中我觉得书画结合更能激发灵感。唯有灵气才能使作品有个性,使作品“活起来”。充满灵气的作品,它就越灵秀,艺木性就愈高,也就越有价值。灵气从哪儿来,需要才华,才华横溢者,他的作品也一定纵横恣肆。才华要靠知识的积累,才华要靠学养,这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书法作品是用毛笔作书写工具,醮上墨汁,通过宣纸的浸润、晕染、浓淡、干湿、枯焦的掌握,表现书家要想达到的奇妙境界。因此,缺乏灵气的作品就会缺乏神韵.

  (本文曾发表在美国华人7月13日出版发行的《辰报》上,节录。)

  作者:网

·上一篇文章:美术组织 要打破大锅饭
·下一篇文章:不可错过:让顶级画廊带你玩收藏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 ,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
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相关内容

2020年“万里长城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佚名

2020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16周年”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佚名

书画战“疫”

佚名

书画战“疫”

佚名

书画战“疫”

佚名

潘氏奕隽父子与黄丕烈的交往,从诗文唱和到书画鉴赏

李军

潘氏奕隽父子与黄丕烈的交往,从诗文唱和到书画鉴赏

李军

2020年“新春大吉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佚名

2019年“大胆创新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佚名

放下锄头进画室——安徽萧县“书画之乡”见闻

陈尚营